在江西景德鎮(zhèn),隨處可見的場景是,不大的一間門面里,散放著店主自制的瓷器,下有小小的標簽注明價格;店主則在一隅,獨自畫瓷??腿藦耐饷娴男[中進到店內,與靜謐劈面相逢。店主始終專心畫瓷,那份沉靜、專注,令人動容。有時客人進門之初,他會用眼梢?guī)б幌碌陜?,此后便不再抬頭。這與我們見慣了的商家有極大區(qū)別。尋常店主們蜂擁著爭取顧客的時間,他則用來畫瓷、勞作。 店主在瓷胎上一筆一筆地專心畫荷、鳥、仕女、山水……面前攤著各色筆各色顏料,背后是畫完的和待畫的瓷器。有的排成一列列,像秦俑;有的卻散亂而放,左一個小瓷杯,右一個小茶壺。坐在其中的店主,仿佛一個大瓷器,安靜而不俗。 這是我看見過的難忘的勞動場景之一。景德鎮(zhèn)畫瓷人,總是這樣用一筆一畫的勞動,成就自己。他心里有一個意境,然后憑依千錘百煉的技術,落實到一個小杯子上、一塊瓷板上,或一小時,或一天,或一年甚至很多年…… 在景德鎮(zhèn),這種忘我勞作的氛圍,這樣工作不止的勞動者,隨處可見。來景德鎮(zhèn),除了看無窮無盡、各式各樣的瓷器,瓷器手藝人本身也是一道風景。他們以制作美麗的瓷器為使命,畢生都走在一條追求美的路上。他們從事的工作,全都與制瓷有關,同時又分工細致。采土、運送、拉坯、畫瓷、燒制……景德鎮(zhèn)有俗諺云“一杯七十二手”,即使一只尋常小瓷杯,也要經過繁復工序,方得成器。在這里,最能體會到長輩們那句“人要成大器”的教誨究竟是什么含義。在“成器”的每道工序里,都誕生過或正在誕生追求頂尖工藝的匠人,以及那些傳奇的故事。 到景德鎮(zhèn)去,似是許許多多人不約而同的心愿。我到景德鎮(zhèn)有五六次,我發(fā)現景德鎮(zhèn)如鉆石一樣,有多個切面,每個切面都有著不同的美。每天,有無數如我這樣的游客在景德鎮(zhèn)閑逛、探尋、獵奇。御窯廠遺址、中國陶瓷博物館、陶溪川以及古窯民俗博覽區(qū)等,都是必去的地標。 在景德鎮(zhèn),我尤其愛看售賣各種瓷器的店鋪,大街小巷比比皆是。徜徉其中,你可以在無數瓷品中陶醉、贊嘆:青花、五彩、斗彩、粉彩、顏色釉、影青……造型上,則有方尊、出戟尊、燈籠尊、僧帽壺、鑲器、抱月瓶、膽瓶、天球瓶……每種都生動、巧妙。我最喜歡的是造型修長的祭紅梅瓶。梅瓶小口短頸,豐肩瘦足,恰適合插一枝梅花,故而得名“梅瓶”。這是純粹的東方意境,古典中國式的命名。而這些瓷品,一旦進入尋常人家,瓷罐可盛酒盛米,瓷瓶可插繡球或茅草,瓷凳供人歇息,瓷板屏風可作家中的裝飾與隔斷……高雅就這樣搖身變?yōu)槿粘?,瓷器凜冽的光也復歸樸素。將生活和藝術完美相融,是景德鎮(zhèn)瓷器所擅長的。因此,景德鎮(zhèn)的來訪者們永遠不會空手而歸。 去年秋天,在景德鎮(zhèn)制瓷的友人又帶我深度游歷了一次景德鎮(zhèn)。好古而不泥古的友人,所制瓷器皆玲瓏剔透。在他的店鋪,我看見一只影青碗,小如鴿子蛋,捧于掌心,似乎吹彈可破,真正是“白如玉、薄如紙、聲如磬、明如鏡”。二十多年前,友人尚是藝術院校剛畢業(yè)的青年,只來了一回景德鎮(zhèn),從此就留了下來。他在這里制瓷、售瓷,砥礪瓷藝,終于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他并不是個例。景德鎮(zhèn)有幾萬名像他這樣因熱愛瓷器而與這座城結緣終生的“景漂”。他們因心中的召喚而來,在這里或拜師或自學,修習技藝,以瓷為生,漸漸地融入景德鎮(zhèn),成為新景德鎮(zhèn)人。他們又為景德鎮(zhèn)源源不斷地補充著新鮮的藝術理想、藝術實踐,使景德鎮(zhèn)成為一座生命力長青的城市。 聽從友人的建議,我們冒雨去了高嶺遺址與東埠古街。高嶺遺址位于景德鎮(zhèn)浮梁縣瑤里鎮(zhèn),是古代景德鎮(zhèn)制瓷業(yè)重要的原料產地。當年高嶺土所制的瓷器,色白、質地細膩堅硬、釉面光亮。高嶺遺址現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景德鎮(zhèn)重要的陶瓷文化與自然生態(tài)相結合的景區(qū)。離高嶺遺址不遠,是昔日繁華的東埠村,它曾是景德鎮(zhèn)重要的交通運輸動脈。只見古色古香的村莊傍著東河,一面臨街,一面是臨靠東河的吊腳樓。當年,所有的高嶺土都是通過東埠古碼頭,從東河運到景德鎮(zhèn)。東埠的運輸貿易在明清兩代蓬勃發(fā)展,一度成為高嶺土集散地。大青石板鋪成的東埠老街,青石被雨水沖刷得發(fā)亮,上面深嵌著一條條車轍印。在堅硬的青石板上留下如此深刻的痕印,那必定是無數輛滿載高嶺土的小車,疊加無數搬運工的腳印,無數次深深軋過,日久天長才能形成。東埠曾經的繁華,從這些無聲的車轍印里就已清晰顯現。 沿東埠老街,邊走邊聽友人談論景德鎮(zhèn)的歷史與他自己的故事,我體會著千年景德鎮(zhèn)的變與不變。 “新平冶陶,始于漢世”。景德鎮(zhèn)古稱“新平”,漢代就開始生產陶瓷。至唐,陶瓷制作已達上乘之境。至宋,宋真宗尤其中意景德鎮(zhèn)瓷,遂以年號“景德”賜予這里。到了元代,景德鎮(zhèn)走向世界,成為世界聞名的瓷都。明清兩代,皇家在景德鎮(zhèn)設立御窯廠,景德鎮(zhèn)制瓷工藝達到巔峰。 友人獨鐘愛影青瓷,其實是有來由的。唐宋之際,由于地理環(huán)境不同,制瓷原料有差異,南方多青瓷,北方多白瓷,瓷器“南青北白”的格局形成。宋室南遷后,那些身懷絕技的北方工匠,隨之南下來到景德鎮(zhèn),加入實力原本就已雄厚的制瓷大軍。景德鎮(zhèn)瓷業(yè)漸漸南北融匯,集行業(yè)大成。影青瓷即是這種融合的代表。而友人,便是這影青工藝的傳承中微小而執(zhí)著的一環(huán)。 世事變遷,景德鎮(zhèn)在歷史的長河中一直在變化、變革。而不變的是,景德鎮(zhèn)的千年窯火始終未熄過,景德鎮(zhèn)瓷器始終是火與土結合的藝術,一代又一代景德鎮(zhèn)的制瓷人永遠都在砥礪瓷藝,不斷創(chuàng)新。 窯爐內火光熊熊,它的胸膛裝滿等待出爐的瓷?;鹗遣粫系摹>暗骆?zhèn)這千年的瓷都也總是年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