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 江南都市報《非遺之光》欄目 迎來第三位做客嘉賓 她就是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贛劇代表性傳承人 一級演員 南昌大學二級教授陳俐 今年3月以來,陳俐在南昌大學的贛劇鑒賞課“火”遍全網,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大學生專程趕來南昌聽課,此次來到江南都市報演播室,同樣吸引了小學生、中國戲曲學院研究生等“發(fā)燒友”齊聚一堂,現場聆聽陳俐講述贛劇課火爆背后的故事。 贛劇鐵粉來江南演播室親睹陳俐風采 雖然《非遺之光》演播室不能容納太多觀眾,招募的讀者卻個個是超級“粉絲”。吳丹帶著11歲的女兒李佳陽及女兒的同班同學李子辰一起來到演播室,她表示,“聽說江南都市報邀請了在網絡上很火的陳俐老師來,因為孩子們對傳統(tǒng)文化特別感興趣,就想讓他們能與陳俐老師近距離接觸。” 吳丹的女兒李佳陽今年11歲,是小學五年級學生,作為一名紅領巾講解員,經常在比賽的時候講述傳統(tǒng)文化,贛劇也曾是她講述的內容之一。“媽媽給我買了一本關于贛劇的書,我十分喜歡。在網絡上我也看到了陳俐老師上贛劇課的視頻,很喜歡她的表演,感覺活靈活現又非常優(yōu)美,這次有機會和陳俐老師面對面,我就想對她說,‘陳俐老師太棒了,我真的非常喜歡您,也要向您學習!’”和李佳陽一起來的還有同班同學李子辰,曾經學過京劇表演,也得過“小梅花獎”?,F場,他為大家表演了一段戲曲招式。 豫章師范學院旅游管理專業(yè)的學生段彧在與陳俐對話的過程中透露,自己正在做一個關于贛劇的研學課程作業(yè),她想了解贛劇的“走紅”對江西文旅發(fā)展是否能產生影響。陳俐表示,一個劇種代表一個地方的戲曲文化,贛劇是一個既古老又年輕的劇種,贛劇的弋陽腔與昆曲產自同一時期,有將近600年的歷史,“為什么又說它是年輕的劇種,因為贛劇真正被定名是在20世紀50年代。我覺得當贛劇的影響力打出去了,當然對江西是很好的宣傳,對于江西文旅的發(fā)展也會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剛剛考取中國戲曲學院史論專業(yè)研究生的段柯穎,在江南都市報發(fā)布陳俐做客《非遺之光》消息的第一時間積極報名參與?,F場,她見到偶像的興奮之情溢于言表,同時也十分關心陳俐正在撰寫的書籍《贛劇口述歷史》的相關情況。陳俐稱,在這本書里,她采訪了十多位贛劇老藝術家。“以前我一直關注舞臺表演,但是一個劇種的歷史發(fā)展脈絡,必須要在實踐積累之后,上升到理論層面,進行系統(tǒng)地記錄,才能夠把它留下來和傳承下去。” 演播室現場,讀者紛紛向陳俐表達自己對贛劇的喜愛,陳俐則向大家分享了贛劇發(fā)展的歷史,現場氣氛熱烈異常,不時爆發(fā)掌聲和歡呼聲。線上,則有更多網友不停向陳俐老師提問,如“我是美聲專業(yè)的大二學生,也想學習戲曲,請問二者的演唱方法有什么不同?”“陳俐老師,怎樣才能上您的課?”“您是如何詮釋不同角色的性格和情感?”當天,《非遺之光》節(jié)目的亮相再次掀起了一股濃濃的“贛劇熱”。 贛劇傳承培養(yǎng)年輕觀眾刻不容緩 作為南昌大學贛劇藝術中心負責人,陳俐曾四度拿下國家藝術基金項目,也曾帶著南昌大學的贛劇表演團隊,成為將贛劇帶到歐洲表演的第一人。那為何陳俐的贛劇課會在今年3月突然火爆網絡呢? 對此,陳俐透露,雖然到南昌大學多年,但她一直以來都投入在贛劇的舞臺表演上,“想出人出戲出好作品,用這樣的方式來振興贛劇”。直至今年3月,她改變教學方式,“以前上贛劇課講理論比較多,但是同學們都不太感興趣”。于是,她就把贛劇動作在課堂上示范給學生們看,“展示一些戲曲道具,比如水袖怎么甩,槍怎么耍,扇子怎么轉,表演一些小身段用的都是現代音樂”。把傳統(tǒng)戲曲搭配上年輕人喜歡的節(jié)奏,讓課堂一下子變得生動起來,這堂課自然也就讓學生們愛上了。 于是,原本只是給藝術學院上的贛劇鑒賞課,經過同學們在網絡上傳播火了,變成面向全校的選修課。課堂搬到了南昌大學可容納350人的最大教室,但每堂課都擠進了600多人,走廊、過道上全部擠滿了上課的學生,有的人提前兩小時來占位,還有來自天津、江蘇等省外其他地方的大學生,想盡辦法也要擠進課堂,親睹陳俐的贛劇課。有數據統(tǒng)計,3月中旬開始的陳俐贛劇課,到3月底網絡上就已達到2億的瀏覽量。陳俐此前在央視演出贛劇的許多視頻,也在近幾月瀏覽量暴增。 年輕的大學生喜歡陳俐老師和她的贛劇課,成為了她和贛劇的粉絲,他們制作了很多小禮物,如把陳俐的戲曲扮相制作成小勛章,給陳俐寫信,表達對她和贛劇的喜愛等等。 對于學生們和網友突如其來的喜愛,陳俐欣喜之余也有一絲辛酸。她坦言,“我搞了一輩子贛劇,在舞臺上塑造了幾十個鮮活的人物,每年演上百場,但是都沒有在課堂上和同學們比劃兩下,就能受到如此喜愛”。這個現象也讓她認識到,此次贛劇走紅網絡是基于這些年國家大力推動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展,令國潮成為年輕人的追捧。“想讓年輕人喜歡戲曲,首先要讓他們知道怎樣去欣賞戲曲”。 “上了贛劇鑒賞課的同學,覺得贛劇很有魅力,然后有人去買票看了江西省贛劇院的《荊釵記》《紅樓夢》。”陳俐說,聽了贛劇課再去看贛劇演出的學生,感受變得截然不同,“他們能感受到舞臺上細膩的表演,會比以前更知道如何去欣賞和理解戲曲。所以我覺得戲曲的普及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他們以前為什么不喜歡戲曲,不喜歡贛劇,是因為他們不懂”。 對于自己的網絡走紅,陳俐笑著表示,“這次擁抱了一下互聯網,還挺好玩的,通過刷短視頻的方式,是對贛劇一次很好的宣傳”。她認為,戲曲要傳承,要發(fā)揚光大,打造舞臺藝術精品固然很重要,培養(yǎng)年輕觀眾也同樣不容忽視。“我現在做的事情,就是在培養(yǎng)戲曲的年輕觀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