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梨子,怎么知道梨子的滋味呢?”這是在浙江工作時,習近平同志到基層調研常常說起的一句話。 話語很樸實,卻道出了中國共產黨人一貫的工作作風——“沒有調查,沒有發(fā)言權”。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fā)《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指出,黨中央決定,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作為在全黨開展的主題教育的重要內容,推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1983年,時任河北正定縣委書記的習近平,臨時在大街上擺桌子聽取老百姓意見。 調查研究,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也是習近平多年來一以貫之的堅持:在河北正定任縣委書記,他跑遍了所有的村;在福建寧德任地委書記,他提倡“四下基層”,深入群眾之中;在浙江任省委書記,他調研了全省90個縣市區(qū)…… 翻開《之江新語》,第一篇講的就是如何開展調查研究。在這篇短文里,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要求在調研工作中一定要保持求真務實的作風,努力在求深、求實、求細、求準、求效上下工夫。 這封書信,寫于1984年。 3月底的一天,河北正定縣委、縣人大常委會、縣政府、縣政協(xié)四大班子領導成員,同時收到一封內容相同的信。信中,“注重調查研究”“著眼于基層,著眼于實際”“實實在在地調查研究一番”,言之切切。接到這封信,正定四大班子領導都坐不住了。“習書記這回較真了啊!” 縣委大院的人都知道,習書記從不在辦公室閑坐。正定3年,他轉遍了全縣25個鄉(xiāng)鎮(zhèn)、221個村。這一時期正定形成的許多文件和重大決策,都跟這些調研有關系。 調查研究之風從縣委大院興起,吹進機關、鄉(xiāng)鎮(zhèn)。各級干部一頭扎到基層,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問題,找出辦法。 調查研究開展得如火如荼之時,習近平卻發(fā)現(xiàn),一些地方在匯報工作時存在“報喜不報憂”的現(xiàn)象。如何聽到更多群眾的呼聲?如何更好接受群眾監(jiān)督、了解真實民意?很快,他想出了新辦法:“搞問卷調查!” △1984年10月,習近平在正定縣城街頭發(fā)放民意調查表。 1984年10月上旬,5600份民意調查表印制出來。這些調查表除了向各鄉(xiāng)各單位發(fā)放外,習近平提議“到街上去”!正定縣歷史上第一次問卷調查正式啟動。 “民意調查表”,有人拿著表念出了聲,知道是咋回事后,主動湊到習近平前面來拉話。不一會兒,圍觀的人越來越多。習近平請大家坐下來聊,當場征詢意見,解答大家的問題。 調查表收集上來后,縣委和縣政府組織專門班子進行分類歸納和綜合分析,寫出了專題報告。在廣泛征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正定縣委初步制訂出全縣1985年工作計劃和要抓緊辦的十件大事。 這樣的故事,鋪滿習近平同志在地方工作的歷程—— 一到福州任職,習近平就以調查研究開路,深入思考發(fā)展問題。從1990年4月到1992年5月,他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時間都在基層調查研究、思考醞釀。在他的推動下,福州市把每年3月定為調查研究月,大興調研之風,推動科學決策。 △1991年12月,習近平與同事討論福州市戰(zhàn)略規(guī)劃設想。 他帶領廣大干部“拜實踐為師,拜群眾為師”,用了半年時間通過萬人答卷、千人調研、百人論證,幾經商榷、十易其稿,制定出臺了《福州市20年經濟社會發(fā)展戰(zhàn)略設想》,科學謀劃了福州3年、8年、20年的發(fā)展目標。這就是人們熟知的“3820”戰(zhàn)略工程。 在浙江工作時,習近平同志至少每周都會安排一次調研:到溫州、臺州等地反復調研,提出再造浙江體制機制新優(yōu)勢的一系列舉措;到杭州、寧波調研,抓住城鎮(zhèn)化進程中工業(yè)化和城鎮(zhèn)化的關系,著力探討如何加快構建具有較強輻射力和凝聚力的大城市;到湖州、嘉興、紹興調研,提出以上海為中心,加快融入長三角區(qū)域經濟發(fā)展步伐……在此基礎上,形成“八八戰(zhàn)略”。 2015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回浙江考察時提到,他在浙江工作時,省委就提出“八八戰(zhàn)略”,這不是拍腦瓜的產物,而是經過大量調查研究提出來的發(fā)展戰(zhàn)略,聚焦如何發(fā)揮優(yōu)勢、如何補齊短板這兩個關鍵問題。 到中央工作后,習近平對調查研究的重視一如既往。 2012年12月底,剛剛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不久的習近平頂風踏雪入太行,吹響脫貧攻堅的號角。此后,他走遍了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qū)。 △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十八洞村調研時提出精準扶貧戰(zhàn)略。 “我提出精準扶貧戰(zhàn)略,就是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來的。”在一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回憶道,年年去、常常去,直接到貧困戶看真貧、扶真貧,直接聽取貧困地區(qū)干部群眾意見,不斷完善扶貧思路和扶貧舉措,不斷推進工作,帶著感情去抓,帶著踐行宗旨的承諾去抓,最終在全黨全國共同努力下打贏了脫貧攻堅戰(zhàn)。 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fā)展,先后到重慶、兩湖、江蘇等地調研,3次召開專題座談會;為推動東北全方位振興,先后到東北調研7次,2次召開專題座談會;為推動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量發(fā)展,先后到河南張莊、甘肅以及河南鄭州考察調研并召開專題座談會……十年來,習近平總書記的調研足跡遍及大江南北,進社區(qū)、進企業(yè)、進學校、進科研院所,了解基層群眾所思、所想、所盼,發(fā)現(xiàn)問題的痛點、難點、堵點,才找到了許多啃掉“硬骨頭”、越過“險灘”的具體路徑。 △2020年3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寧波舟山港考察調研??疾旆稻┎蛔?0天,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上,首次提出構建新發(fā)展格局。 △2020年9月16日至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郴州、長沙等地,就統(tǒng)籌推進常態(tài)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fā)展工作、謀劃“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fā)展進行調研。這是9月16日,總書記在郴州市汝城縣文明瑤族鄉(xiāng)第一片小學,同孩子們親切交流。 2020年9月17日,湖南長沙。在基層教育一線工作了近30年的湖南常寧市塔山瑤族鄉(xiāng)中心小學副校長盤玖仁沒有想到,能有機會當面向習近平總書記匯報工作,提出“十四五”規(guī)劃建議。 當天,正在湖南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基層代表座談會。 “首先是教師數(shù)量不足,存在結構性缺編;其次是條件艱苦,好的老師留不住……”盤玖仁坦誠直白地說出了偏遠民族地區(qū)基礎教育中存在的短板。 “你反映的問題很實際。”習近平總書記回應道。“昨天我去看了汝城縣文明瑤族鄉(xiāng)第一片小學,學校里有教學樓、宿舍和食堂,營養(yǎng)午餐是免費的,孩子們很開朗,說明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基本解決了義務教育普及化的問題,但教育資源不均衡問題又突出出來。‘十四五’時期要著力解決這個問題,要好好研究。” 為了起草好“十四五”規(guī)劃建議,這樣的專題座談會,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了7場。沉甸甸的“十四五”規(guī)劃建議,正是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下,在一次次深入調研中、在一場場座談交流中更為科學,更合民意。 十年來,總書記步履不停、“調研開路”,發(fā)現(xiàn)問題、認識國情、尋求規(guī)律,不斷豐富發(fā)展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在廣袤的土地上、廣闊的視野下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2022年8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考察調研。 當前,我國發(fā)展正處在新的歷史方位,各個領域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的任務千頭萬緒,國內國際環(huán)境變化深刻復雜。這樣的背景下,黨中央決定大興調研之風,就是要通過調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找到破解難題的辦法和路徑。 今年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到實處,把存在的矛盾和困難摸清摸透,把各項工作做實做好,迫切需要廣泛深入開展調查研究。 習近平總書記身體力行進行調查研究,對我們有很深的啟發(fā)和啟迪—— 跟著總書記學調查研究,“要樹立求真務實的作風,堅持追求真理、修正錯誤的勇氣,從客觀實際出發(fā)”“堅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報喜又報憂,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 跟著總書記學調查研究,“既到工作局面好和先進的地方去總結經驗,又到群眾意見多的地方去,到工作做得差的地方去,到困難較多、情況復雜、矛盾尖銳的地方去”; 跟著總書記學調查研究,“了解民情、掌握實情,搞清楚問題是什么、癥結在哪里,拿出破解難題的實招、硬招,使調研的過程成為加深對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領悟的過程,成為保持同人民群眾血肉聯(lián)系的過程,成為推動事業(yè)發(fā)展的過程”。 …… 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我們要一代一代傳下去。 |